繼續溫習《傳習錄》, 讀到徐愛問陽明先生關于知行合一。 曾經上課的時候, 也被學員從邏輯上糾纏, 知和行到底為什么是一個而不是兩個? 我舉過很多例子想要試圖從道理上說清楚。 但發現繞來繞去不僅把學員繞迷糊了, 連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王陽明的回答直截了當, 曰仁妹夫, 你要是懂了我說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因, 你即便說知行是兩個也無所謂。 如果你不懂, 你即便拍馬屁說知和行是一個那也沒毛用。 關鍵是你真懂了, 學習對你才能產生作用, 改變你的人生。 如果你不懂, 學習對你沒有作用, 那么你即便在理論上探討一輩子, 也只是在浪費時間。 核心是什么? 離開了行的知不存在意義。 這不是我說的, 是王陽明。 只研究理論的教授們不要打死我, 跟我沒關系。 離開了實踐, 我也實在想不出有什么學問是對人類真正有所裨益的。 霍金坐在那里可以想象出地球是怎么生成的, 又在未來可能如何毀滅的。 這對我們來說真的有意義嗎? 從“我”的角度來說, 搞清楚這個問題還不如搞清楚泡腳究竟應該用多少度的水最舒服實際。 別著急反駁, 認真想想。 當然,浪費時間在這反駁我也沒關系, 我有精力還是會去給孩子讀繪本, 或是喝泡茶。 當然, 王陽明也為先賢圣哲圓了場, 畢竟他也是儒家體系下的學者, 不能太不負責任。 這個世界上有的人成天迷迷糊糊的干, 不思考為什么; 也有人成天天馬行空的思考, 不去做任何事。 那么, 先賢圣哲提出個知,提出個行, 就是對這兩種人的病下的藥。 對于正常人來講, 行離開知不會發生, 知離開行無法被證明。 醫學界有無數天馬星空的論文, 沒有臨床證實之前, 只能是假說。 天體物理學家可以有無數猜測, 沒有真正觀測到, 只能算意淫。 把知和行落在一處, 人生才能真正的成長。 圖片全部來自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與作者聯系刪除。 作品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系。 微信訂閱號:天宇的日知社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