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已經閉幕了,中國體育代表團431名奧運健兒斬獲38金、32銀、18銅,總共88枚獎牌,代表了榮譽、驕傲與熱血。 在這次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的表現絕對值得全民稱贊,不僅是金牌數直接追平了境外參賽最好成績(倫敦奧運會),更是用一個接一個的奇跡與驚喜,表現出了我國競技體育整體實力的強度與厚度,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力量、中國速度與中國精神。 1 中國健兒的超燃瞬間 整個東京奧運會,在跳水、舉重、乒乓球等傳統優勢項目,中國健兒繼續保持了絕對優勢地位;羽毛球、射擊、拳擊、體操&蹦床等項目,實力大幅回升;游泳、賽艇、摔跤、翻船等項進步十分明顯,而排球、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射箭等項目雖未能發揮出應有水平,但運動健兒們都貢獻了敢于挑戰的精彩瞬間。 奧運賽場上,從來不缺驚心動魄的競技場面。正是運動健兒們以挑戰人類身體極限的勇氣奮力拼搏,我們才得以見證一個又一個獎牌的誕生,為我們帶來無限的激情、信心與力量。 作為中國的“國球”,乒乓球的5個項目中,中國的乒乓“夢之隊”以4金3銀的榮耀詮釋著“乒乒乓乓,天下無雙”的名號。而中國女乒更是實現了從北京奧運會到東京奧運會的四連冠! 中國跳水“夢之隊”也一如既往地用強大的實力,在8個項目比賽中獲得7金5銀,與別的國家拉開了“斷崖式”的距離,成功捍衛“夢之隊”榮耀。其中,14歲的跳水小將全紅嬋以五跳三滿分,總分466.20的高分打破世界紀錄奪冠,她的入水動作被稱為“水花消失術”。 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跳水“夢之隊”,就像你也永遠可以相信中國舉重“夢之隊”。 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舉重隊派出8名選手直接包攬了8個級別組的7金1銀,奪牌率100%!其中,已是全球健身圈“頂流”的不老神話呂小軍刷新了三項奧運紀錄;00后奧運舉重冠軍李雯雯也創造了抓舉、挺舉、總成績三項奧運會紀錄。 中國三個“夢之隊”的“可怕”之處在于,在奧運會這個強者如云的舞臺,依然能夠在三個項目上擁有絕對的統治力。他們既是“冠軍收割機”,更是“紀錄粉碎器”,用實力詮釋“對手只有我自己”。 在奧運會的閉幕式上,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的田徑運動員蘇炳添,在男子百米半決賽上,以9秒83的成績晉級百米決賽,同時成為刷新亞洲人100米記錄的第一人。 2 裝備科技的「安全感」 與「防御力」 運動健兒臺下千錘百煉,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極限之后,才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次次在東京奏響的光榮與熱血。 蘇炳添站在亞洲百米之巔、呂小軍刷新舉重奧運記錄、體操項目制霸奧運獎牌榜......奧運傳奇背后,「裝備科技」也早已進入各個體育項目,為競技體育提高成績錦上添花,為運動健兒突破自我發光發熱。 如果說“更快、更高、更強”是運動健兒的奮進目標,那么,如何讓運動健兒“更快、更高、更強”,就成了「裝備科技」的研發核心。 打破奧運會紀錄奪金的舉重選手“軍神”呂小軍,其腳下的“黃金戰靴”也隨著他的奪冠引發熱議。 舉重對裝備的核心支撐力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鞋子,當運動員發力時,腳部承壓會導致腳面瞬間膨脹,這就要求鞋子在重壓下也必須具有極強的支撐性、穩定性,承受極大重力也不易形,并且還要改善踝關節柔韌性不足帶來的限制,使膝蓋重新前伸到位,重心回歸足中,從而幫助運動員站穩挺住。這樣既能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又能幫助他們發揮出水平。 呂小軍的“黃金戰靴”來自國產運動品牌安踏。 在這雙為舉重而生的戰靴上,安踏運用了三項專利技術:前腳掌采用的TALOON專利抱緊系統,能夠深入鞋內部,像爪子一樣鎖住雙腳,全方位提供足部穩定支撐,保障舉重運動員所需要的穩定性;鞋底使用的A-Wearable專利,則以耐磨和防滑性能達普通材料2.5倍的超耐磨橡膠新型材料,有效增強抓地性能;后跟和足弓采用的獨創A-FORM緩震專利,可降低約30%沖擊率,避免大重量對運動員足弓的傷害。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雙鞋的抗壓極限超過1噸,相當于14個成年人的重量,能夠確保運動員在各個重量級杠鈴疊加的壓力下提供穩定支撐,因此,這雙鞋被譽為“噸位鞋”。 舉重鞋的很多專利科技,同樣也被用于摔跤、拳擊等項目的鞋子上。 比如摔跤鞋在鞋底上與舉重鞋一樣,都采用了耐磨防滑的A-Wearable專利,而為了排汗透氣,幫面使用的是A-web呼吸網。并且,摔跤鞋有31個零部件,制成需99道工藝,真正走上賽場還要經過120小時的檢測。 在服裝上,安踏同樣也有滿滿的黑科技加持。 比如舉重服裝,安踏設計了獨有的腰部支撐系統來提高腰部支撐性,能有效防止肌肉損傷,從蹲到起的過程,有足夠的彈性保證運動員能夠不消耗額外的力量;而摔跤服裝上,安踏革命性地在光滑面料里潛入硅油分子,大大提高表面光滑度,并將摩擦力再降低20%以上,來減少被對手抓、抱的概率。 歸根結底,「科技裝備」的目標要么是以保護運動員為核心,裝備科技助力運動員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要么是以防御對手為輔助,裝備科技助攻運動員展現精湛競技水平。 而在這一點上,中國品牌已經接棒外國品牌走上了「中國裝備中國造」的科技運動主賽道。 3 奧運爭光, 國貨揚勢 在本次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隊「科技裝備」的「助攻」力量,幾乎都來自國有品牌,如安踏、李寧、匹克、特步、361°等,其中安踏是支持中國國家隊隊伍數量最多的運動品牌。 這一現象,一改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中國運動健兒的競技裝備大多由外國運動品牌提供支持的局面。 這些轉變的關鍵原因在于,國貨品牌開始重視研發、死磕設計之后,「中國裝備中國造」開始成為國家隊的最多選擇,成為競技體育賽場上的主流。 安踏作為國產運動品牌領軍者,從2005年開始就把科技研發作為企業競爭力,成立了中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運動科學實驗室,在中、美、日、韓、意等地建立全球五大設計研發中心,擁有來自18個不同國家和地區、超200名國際設計研發專家,扎扎實實地夯實科技實力,打破中國運動健兒依賴國外品牌的窘境。 過去10年,安踏在運動科技上的投入已經超30億規模。這也是為什么,截至目前,安踏以超過1400項專利,成為擁有專利最多的中國運動品牌。未來5年,安踏預計還將繼續投入40億元用于運動科技研發。 正是因為死磕研發與創新,安踏已經連續8屆與中國奧委會合作,累計為28支中國國家隊打造奧運裝備。 尤其是在舉重、摔跤、拳擊、跆拳道、體操&蹦床、空手道等相對需要「科技裝備」來「打輔助」的項目上,安踏已經以實力樹立了「專業」的形象。就如呂小軍的戰靴,不僅被認為是中國最專業的舉重鞋,更是在安踏未贊助其他國家舉重隊的情況下,已經有其他國家的舉重選手穿著出戰。 以安踏為代表的中國運動品牌的崛起,本質上是中國競技體育實力的崛起、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中國文化自信心的崛起。 在這三者的合力交融之下,穿著國產「科技裝備」的中國奧運健兒以一塊塊金牌的榮耀,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著中國精神,讓中國的體育實力、中國的科技力量、中國的文化厚度,帶給全世界一種新的「中國視野」。 東京奧運會的謝幕,對中國運動健兒與中國制造力量來說,又是一個新的起點。一百多天后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三年之后的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在競技體育的滾滾歷程里,還有無數個舞臺等著中國健兒身著中國裝備展示中國實力與中國精神。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競技體育的場景變化在哪個國家,對專業運動健兒來說,對拿到金牌、奏響國歌的追求不會改變;無論運動科技的腳步前進到何種速度,從國產品牌來說,對助力保護運動員安全、提高競技成績的初衷不會改變。 而隨著中國科技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全面提升,中國力量、中國速度、中國精神與中國風采,將會繼續刷新世界視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