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剛剛以大型廣場舞閉幕式結束,中國隊在金牌榜上也名列前茅。 而每場精彩的比賽一定要以吳京這個東京奧運會賽場外最忙的人來結尾,所以閉幕式吳京也發了條微博正式“宣告”本屆奧運會結束。 奧運場外最“忙”的吳京 這個大忙人可是每天都出現在奧運賽場外——首個金牌要說:“不好意思,中國首金輕松拿下。” 三個女運動員同天拿獎要說:“拿金牌還得看中國女人” 比賽打的好了就夸一夸:“這么牛,不愧是我們中國隊” 比賽輸了也沒關系,因為:“不管有沒有名次都是中國的驕傲” 裁判選擇性失明,要罵他:“裁判瞎但中國人不瞎” 這個全中國最好用的表情包,讓千里之外的網友遠程給運動員們加油打氣。 2020東京奧運會,吳京好像參加了,又好像沒有完全參加。 其實不光是奧運會,什么糟心事兒和大事件都可以用吳京表情包來表達出來:那種三分不屑,七分嚴肅的表情,還有握緊的拳頭,什么情緒都能穩穩拿捏住。 吳京這個表情包原本是出自電影《老師好》,吳京客串了一個體育老師,不到一分鐘的戲份直接讓,但這一個畫面又讓很多網友找來這部電影看。 從貼在學校門口“辟邪”防外賣被偷,到抵制新疆棉,天價冰淇淋等事件有力地回懟(比如:超過10塊錢的冰淇淋滾出中國)吳京的表情包已經滲透進了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是因為真的太好用了! 堅毅的眼神; 挺拔的身姿; 握緊的拳頭; 還有胸口的“中國”。 讓沙雕網友們紛紛創作起來,用“京”彩的表情包表達拳拳愛國之心。 京請期待我吧 大家在線上聊天時一定有過突然一句話不知道該怎么回復,就發個表情包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 也一定有過表情包經常存滿了,要清除一兩個過時的來替換實時表情包。 在王思聰舔狗事件剛剛上熱搜被大家討論時,我的朋友們已經扒出了兩人的表情包用了起來。 表情包魅力何在? 其實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用一些符號來代替情緒,早在1982年時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就在當時的電子公告板上使用“ :-) ” 來代替微笑的意思。 這是最早的表情包,也被稱為字符表情,再到后來衍生出了更多表情(顏文字表情)如: (? ·?_·?)? (·??·?)? ?? ヽ(·?ω·? )ゝ (,,· ? ·,,) 到后來emoji表情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圖片表情包都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但實際上現在的表情包還有更多含義。 新聞學教授彭蘭曾經發表過一篇關于表情包的文章分析(《表情包:密碼,標簽與面具》)她認為在表情包的產出與使用、發出與接收的過程中包含了許多社會熱點、群體文化以及個人心境、情境等不同方面的規則與“密碼”。 表情包連接了我們在屏幕后面對其他人的認知和交流,是文字外的表達。 用不同的表情包可以在不同情緒和情境下的表達自己,美國的社會學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認為這是一種“表演”。 戈夫曼覺得人生就是一出大戲,因此他提出了一種:前臺后臺理論,也被稱為“擬劇論”。 就是說他認為社會和人生是一個大舞臺,社會成員作為這個舞臺上的一個表演者會關心個人如何在眾多的觀眾(就是參與互動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讓別人接納喜愛的個人形象。 其實這只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想把更完美更好的一面展現給別人的心理罷了,而用在網絡上就是要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語言措辭和恰到好處的表情包來完美自己的形象。 比如當我們在微博上和一個跟你喜歡同一個偶像的粉絲加了微信,你們聊天中總是會摻雜一些關于你們偶像的表情包,可能平時也沒有經常使用,但是在另一個粉絲面前你總想展示一下自己有多喜歡這個偶像。 而在奧運會期間,有什么比吳京的表情包更能展示自己的愛國情懷呢。 京京有味的表情包 怎么就一定是吳京? 為什么有那么多表情包不去用,奧運會卻只拿吳京的表情包“參賽”呢? 那是因為吳京的表情包實在是太貼切了,不說網友們在奧運會期間對于吳京衣服上的“中國”這兩個字的遣詞造句多么精準,光吳京本人站在那里,很多人就默認代入了愛國的感覺了吧。 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吳京這個人給這個表情包帶來了很多魅力。 包括我在內,應該有很多人對吳京的印象都是“戰狼,愛國,正氣十足”等等,哪怕他西裝革履還是春晚上送祝福都像下一秒可以提槍上馬去炸碉堡。 這是因為我們大家對吳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國硬漢的形象,不管是《戰狼》這部電影還是他平時的采訪讓我們先入為主認為他就是這樣一個樣子。 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也就是我們對對方的第一次印象是最記憶深刻、最鮮明的。(當然如果你認識吳京是在他奶油小生時期甚至女裝的畫面,那你不僅暴露了年齡還可能對吳京中國的表情包無感) 京彩停不下來 一個表情包流行的時效大概一個月左右,大多數一些熱點人物或事件很快就會“過時”,就比如吳簽要是再不供出來和他同流合污的人,過不了多久就會銷聲匿跡,過上監獄的生活。 而吳京的表情包之所以火了快半年之久也是因為2021年的大事件實在是太多了,從疫情到建黨100周年,再到出現的各種辱華品牌,還有水災和奧運會,每件事都和國家相關,而這些再沒有比帶有“中國”字眼的表情包更好表達情緒的方式了。 從社會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一種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 也就是說是一種對群體文化的認同感,是個體被群體文化所影響的感覺。
對我們的文化有底氣有信心,才會越來越多地使用吳京這張自信的、有“中國”力量的表情包。 就像我們可以在東京奧運會金牌榜上排第一,我們就可以自信滿滿地用“中國已經next level”的表情包來慶祝一下。 關于這個東京奧運會賽場外為什么吳京能那么忙,謝楠(吳京妻子)給出了最好的解釋: 隨時隨地能看到的感受就是~~~閃閃發光的是那兩個字:中國! 作者:Aurel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