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老傳統別丟,多吃這5種美食,滋補解秋燥,平安過秋天 時間真快,一轉眼明天就是處暑節氣了。 處暑季節一過,預示著炎熱的夏天正式就過去了,之后的天氣會越來越涼爽。尤其是早上,您要是出門,會覺得一股涼涼的秋天的氣息迎面吹來,人體感覺特別舒服。 天氣變涼了,人的食欲也慢慢恢復了,尤其一些喜歡吃肉的朋友們,此時已經開始大快朵頤了。可不能大意喲,秋天雖然涼爽,但天氣是非常干燥的,緩解秋燥非常的重要,所以這段時間我們要合理安排好飲食,這樣才能安穩度過秋天。
二十四節氣里,每個節氣都有相應的傳統美食,處暑也不例外哦,處暑的美食格外多,這些美食不但好吃,關鍵是“應時”,非常適合現在的天氣,滋補的同時還能緩解秋燥,處暑過后經常食用,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明天就是處暑了,給大家分享5種處暑時節的傳統美食,滋補解秋燥,大家別忘了吃哦。 一、鴨肉
鴨肉味甘性涼,自古以來,民間素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特別是在湖南湘西一帶,鴨肉是處暑必吃的美食。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這道“血粑鴨”,是湘西地區最受歡迎的一個做法,處暑這天,大家一大早便買回鴨子,煮好了相互送親朋好友,這就是俗語中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湘西血粑鴨】 主料 麻鴨一只 嫩姜一個 青紅椒幾個 干辣椒一把 辣椒王幾個 血粑一個 干淀粉適量 八角桂皮香葉適量 輔料 洪江甜醬兩勺 胡椒粉 適量 蠔油一勺 米酒適量 啤酒一升 做法:
血粑切片,裹干粉,放入油鍋炸至焦脆撈出備用,鴨頭、翅膀、腿等大塊的先放入油鍋中煎炸至八成熟,倒入其余鴨塊,一起煎至焦黃,加入各種調料煸炒至上色、飄出香味后,淋入沒過食材的水,加入辣椒和姜片,燒至微微收汁,出鍋前將炸好的血粑塊倒進去,裹上湯汁即可。 二、龍眼
處暑過后要進入秋天,要減少寒涼的食物,多吃補氣補血的食材。中醫上有“補秋”的說法,所以處暑過后少喝冰飲涼茶、多吃龍眼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講究“補氣”、“補血”,要避免寒涼的食物。同時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有滋補養氣的作用,在這個節氣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療不用太過刻板,并沒有規定這個節氣一定要吃龍眼泡稀飯,很多人平時也可以這樣食用,是有益的。 三、糯米丸子
用糯米粉做的糯米丸子是很多人的最愛,軟軟糯糯的特別好吃,其實它也是處暑的傳統美食哦, 湖南老一輩講究,處暑開始吃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簡單,將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既可補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膩。 糯米有養陰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喝點糯米粥以及糯米食品。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會周身發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秋季適當吃點糯米類食物,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糯米粉換著花樣做,孩子更喜歡喲,我家常吃的這款水果糯米糍,大家可以試試,香甜開胃,滿口生津。 【蘋果糯米糍】 主料 山藥50克 水180克 糯米粉150克 蘋果一個 黑芝麻20克 糖一勺 輔料 油15克 糯米粉加入黑芝麻,放入蒸鍋,跟山藥一起蒸熟。山藥趁熱碾成泥,跟蒸好的糯米泥混合做成面團,蘋果切丁,加入白糖炒至變軟,放入糯米面團中包裹起來,搓圓整形即可,趁熱吃更容易消化。 四、梨
秋天是個干燥的季節,這時候吃點能潤肺降火、緩解秋燥的梨是最好不過的了。梨肉脆嫩多汁,酸甜可口,營養價值很高。既可以直接吃,又可以切塊煮水食用,都非常美味哦。對身體也是很有補益效果的,對于不喜歡吃水果的小朋友來說,不妨換個新花樣,將糯米和綠豆放入挖空了的梨中,隔水蒸熟后切片當點心吃,軟糯清甜,口感特別贊。
糯米和綠豆事先煮熟。梨子去皮去核,將糯米釀入梨子中,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即可。 五、葡萄
葡萄和梨一樣,是很好的處暑時令水果,非常適合干燥的處暑節氣食用。人體在經歷了炎熱潮濕的夏季之后,體內聚集了大量的毒素,而葡萄可以很好的幫助人體排出毒素,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大家可以在家里備上點,老少皆宜。 這5種處暑時令美食,食材都特別普通,好吃又滋補,還能緩解秋燥,在繁忙的工作至于,大家別忘了多吃喲。您當地還有哪些處暑傳統美食,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呀! |
|